地耳豆腐

李时珍曰︰地耳亦石耳之属,生于地者也 。状如木耳 。春夏生雨中,雨后即早采之,见日即不堪 。俗名地踏菰是也 。
《本草纲目》“地耳,释名地踏菇 。主益气明目、补肾 。”晚清薛宝辰的《素食说略》:“取细如小米粒(地耳)者,以水发开,沥去水,以高汤煨之,甚清腴 。余每以小豆腐丁加入,以柔配柔,以黑间白,既可口,亦美观也” 。地耳,又叫地皮菜、地衣 。各地方叫法不同,吃法也不一样 。春夏秋三季,碰到到一连串的雷雨天气,地表潮湿,地耳便悄悄地伸展出碧绿色的身姿 。
这时候,左邻右舍婶子、大妈,便挎着小篮子,到浅草路坡拣拾地耳去了 。新采的地耳,嫩绿柔软 。(比木耳软,比粉条脆 。)地耳清洗比较麻烦,所以采拣时,一定要注意杂草、砂砾 。采来的地耳泡在清水里洗涮,再进行挑拣,(注意:地耳的褶皱处附着的顽固渣滓)清洗好的地耳,空晾去水分,便可以烹调美味佳肴了 。
(注意:地耳不宜长时烹煮, 富含的钙、铁、 磷、锌等微量元素易流失)
【地耳豆腐】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记述:“真可谓山蔬野菜赛珍馐 。”(注意:妇女产后、寒性痛经以及女性月经来潮期间不宜食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