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疏 庄子是首位阐述残障思想的哲学家吗
【支离疏 庄子是首位阐述残障思想的哲学家吗】文|约翰奥特曼万百安
译|吴万伟,译者授权发布
早在2500年前,庄子就反对常态好、差异坏的观点。
在其哲学寓言之一中,道家哲学家庄子描述了一个名叫支离疏的人。庄子写到,此人的“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在庄子时代,以及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可能都认为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实在太不幸了。
但庄子的作品往往挑战社会规范,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他注意到因为残疾,不用担心被征兵,可以免除苦役。相反,他能够在当地社区心满意足地生活,靠缝缝补补、大小洗够活,或者给别人筛米,够养活十个人。庄子得出的结论是,像佗书这样的人,足以养活自己,也正是因为与众不同,他才安享壮年。
即使今天,这种见解也令人印象深刻。庄子提出的观点是:支离疏的与众不同——我们今天可能将其归类为残疾人——不是不幸,这样做挑战了千百年来所有种类的文化中普遍拥有的假设。
我们很难明确指出残疾是自然不幸这一观点的由来,但在西方,这一案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美与道德和“常态”之间的联系出现在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和克里托之间对话的描述中。苏格拉底证实“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和公平公正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而不值得过的生活“就是身体器官受损、残疾等恶劣的生活条件。”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后来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让我们制定一个法律来消灭畸形儿。”畸形儿本来就不应该养大,相反应该杀掉。后来,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哲学家发现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规范概念与主流的亚伯拉罕传统志趣相投:人的理想形式存在于上帝心中,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与这种形象不同或变异都应该被视为偏离常规的异常情况。圣经确认“凡有残疾的,都不可前来献他神的食物。因为凡有残疾的,无论是瞎眼的、瘸腿的、塌鼻子的、肢体有余的、 折脚折手的、 驼背的、矮矬的、眼睛有毛病的、长癣的、长疥的,或是损坏肾子的,都不可近前来”,就不适合当牧师“,这决不是巧合。
在中国背景下,庄子提出了一个与儒家“常”观念格格不入的观点。儒家的理念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更高的权力或天道决定了什么是“人性”,人性决定了一切规范性的事实,比如一个人应该有多少四肢,形体美的标准,对食物、音乐、道德的品味。这种观点意味着如果不同,那就是缺陷。
我们在他写的另一篇文章中看到庄子批评的对象,其中孔子遇见了一个被砍去脚趾的人叔山无趾,孔子先将此人打发走,然后转身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对弟子们称赞叔山无趾,虽然被砍掉脚趾仍努力进学。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2500多年前,师徒交流的模式对当今被贴上”残疾人“标签的人来说肯定十分熟悉。
然而,蜀山的无脚趾解释了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形式不完整的人和形式完美的人没有真正的区别。“天上没有不被遮盖的,地上也没有不被支撑的”。蜀山无棣认为真正的残疾人是孔子,因为他没有能力识破以前的把戏的规范性差异。残疾的概念本身就是“社会偶然性”,它是由社会的局限性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的真正价值决定的。这样的论点可以在一些现代哲学家的作品中找到,如雪莱·托雷曼、乔·斯特拉蒙多、梅林达·哈尔和卡尔·蒙哥马利。
庄子明白美德体现在依据天性而生活。在庄子看来,只有当人们偏离天性时才会出现腐败损害的情况。如果天性决定了人有一只胳膊,肢体疏离或驼背,此人就能拥抱这些变化,并与其和谐相处。
推荐阅读
- 如果你想疏远你的男朋友,那么你要学会这样做!
- 女友受伤后疏远了我,说明了什么?
- 抗骨质疏松治疗及注意事项
- 庄子:人有八病八患,事有四患,需要好好检查
- 一分钟自测骨质疏松风险!日常饮食中的高钙食物名单,您可别错过
- 冠心病高发 山楂炖牛肉补气血疏瘀阻
- 老年骨质疏松如何“冬养”?
- 疏忽不得/警惕小朋友求救信号
- 又到高发季!吃海鲜注意这件事,一旦疏忽“放倒”一片人……
- 有没有想过,你若离去,谁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