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彩云网评:培厚“田秀才”成长的沃土

本文转自:云南网
【【地评线】彩云网评:培厚“田秀才”成长的沃土】【地评线】彩云网评:培厚“田秀才”成长的沃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农业和农村早已不是“一把锄头一张锨、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简单劳作模式 , 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应运而生 。
【地评线】彩云网评:培厚“田秀才”成长的沃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乡村振兴 , 人才是关键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自2021年4月云南启动“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以来 , 全省129个县(市、区)已选派10190名各类人才帮扶6913个行政村 。在这项行动中 , 来自各领域的人才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智慧之光” , 也发现了农村在引才、育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何培厚乡村人才的沃土 , 让大量的“土专家”“田秀才”扎根生长 , 释放光热 , 是必须认真作答的时代考卷 。
近年来 , 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 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 , 农业和农村早已不是“一把锄头一张锨、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简单劳作模式 , 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应运而生 , 农村电商经营、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开发等新业态、新技术在农业和农村广泛应用 , 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人” 。切实解决乡村人才生存发展方面面临的突出难题 , 为“土专家”“田秀才”搭建起事业发展的宽广舞台 , 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为“土专家”“田秀才”成长开辟相应的路径 。“农业没干头”“农村没奔头” , 这是不少年轻人离开乡村远赴他乡时的内心想法 。为破解乡村留人难的困境 , 这几年 , 素有“银都水乡”美誉的云南鹤庆县着力畅通发现人才的渠道、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 ,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 培育壮大本土技能人才队伍 。目前 , 全县共有82人获评“鹤庆银器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 4人获评“云岭首席技师” 。那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把成果留在农民钱包中”的“土专家”“田秀才” , 理应获得与自己水平、能力和业绩相对应的职业技术职称 。变革农村人才评价机制 , 打破学历资历、论文奖项的局限 , 让更多的普通农民有机会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 , 再蝶变为“乡土教授” , 才能不断激发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 使越来越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出现在乡村田野 , 带动农村发展、村民致富 。
让“土专家”“田秀才”产生聚合效应 。“一只蚂蚁的力量微小 , 倘若集聚各方人才 , 齐心努力 , 共同富裕的大门将更快开启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援派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盛静波的工作感受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 , 需要各类人才共同来书写 , 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乡土艺术家、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等等 , 都不可或缺 , 一个都不能少 。任何形式的“单兵作战” , 无论个体专业知识多么丰富、专业技能多么高超 , 都难以避免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 , 使产业链的个别环节脆弱断裂 , 导致发展受损 。围绕全产业链的发展 , 统筹土壤、种业、中耕到农产品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 , 建立跨界协同、利益联结机制 , 更好衔接起上下游环节 , 形成“专业人才带动专业环节、各个专业环节相互衔接”的合作优势 , 才能消除堵点痛点难点 , 共同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既有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 , 又有蒸蒸日上、大有可为的前程 , 广袤的田野就能成为“土专家”“田秀才”生长的沃土 , 乡村振兴也就有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