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养生调理的经脉是

1、小暑节气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小暑养生的原则
1、精神调养: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 。
2、起居调养:小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
3、运动调养: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了:运动中科学补水必不可少的 。
4、饮食调养: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不知饥饱,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

 专家介绍,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

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小暑不宜吃得太油腻辛辣,所以黄鳝的做法以炖煮为佳 。此外,小暑前后多吃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也很有益处 。

2、小暑时节如何养生 小暑的习俗有哪些
小暑时节的另一大特点是暑湿蕴蒸,物品容易发霉,所以民间还有农历六月六日晒书画、衣物的习俗,谓之“六月六,晒红绿” 。传说晒后,虫可不蛀 。在这炎热高湿的小暑时节,我们要注意避暑湿及其容易引发的相关疾病 。
避暑 。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
另一方面要警惕情绪中暑,高温容易使人心烦意躁,为一些小事就大动肝火 。防止情绪中暑可以听听音乐舒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 。另外,建议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少抽烟,可适量吃些藕,除烦安眠 。
避疾 。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 。健康人都觉得闷热难耐,心脑血管病人想要安然度夏更加不易 。建议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室内通风,闷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 。常备氧气袋,胸闷气短时可吸氧来缓解,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
另外,有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在炎热夏季往往处于缓解期,但仍要注意管住嘴,尽量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旧疾复发 。
暑湿时节还要格外警惕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可暴饮暴食 。
小暑之养生:
宜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 。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 。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

供你参考:小暑习俗有哪些?
1、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小暑习俗有哪些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
3、小暑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
4、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 。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 。
5、喝消暑汤或粥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
6、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 。“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
7、喝羊汤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第一可以滋补身体;第二“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这样能够增加阳气 。
8、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的说法 。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

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

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的说法 。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
3、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穴位有什么对称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
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穴位养生
经络穴位调养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法
春季篇
立春:养肝护阳,养肝重在疏泄(每年2月4日或5日)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肝俞、大椎、中脘
雨水:护脾疏肝,防湿邪(每年2月18日或19日)
谨防寒湿之邪,以调理脾经、胃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阴陵泉
惊蛰: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每年3月5日或6日)
谨防季节性的传染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行间、肾俞、涌泉、足三里
春分: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每年3月20日或21日)
谨防风邪和寒邪,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风池、命门、关元、脾俞
清明:重在养肝,乍暖还寒注意保暖(每年4月4日或5日)
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合谷、风池、阴陵泉、大椎
谷雨:重养肝祛湿气,忌焦虑防过敏(每年4月20日或21日)
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

内容简介
不吃药,不打针,节气养生祛病 。每天推拿10分钟,健康一辈子 。◎权威的专家团队编著
◎告诉您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养生祛病的方法
◎约200张精美的经络穴位定位图
◎附赠“经络穴位图”专家编著,精准的经络图和穴位定位图,让您一看就会 。
作者简介
常小荣,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函审专家 。她主持和参研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研究课题,近年来发表有关针灸学术论文共80余篇


4、食疗小暑节气吃什么 九种食物最养生
1、黄鳝
“小暑黄鳝赛人参”,这一时节吃黄鳝是为滋补的 。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
2、藕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 。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
3、绿豆芽
小暑节气的第三大宝是绿豆芽 。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绿豆芽不仅可以治疗口腔溃疡,还能调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
4、绿豆
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夏天人体出汗多,体液损失较大,这时候喝上一碗清爽的绿豆汤,不仅可以补充水分、清暑益气,还能够及时补充无机盐,止渴利尿,是夏日必备甜品 。
5、新米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
6、芒果
农谚说“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后是芒果成熟美味的季节 。芒果不仅可以滋润肌肤,还具有清肠胃的功效,对晕车、晕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但芒果是岭南水果中为“热气”的水果之一,所以建议各位市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多喝凉茶 。
7、河蚌
常呆空调房也会诱发“干眼病”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
8、红豆
小暑重养心,而红豆不仅利水消水肿,并且养心的功效也很好 。由于红豆富含铁质,因此还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气补血之功效 。
9、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小暑过后,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