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对同一批茶,甚至同一只茶,审评器具、用水及其他设备在材质、规格和使用方法上的差异,都可能使审评结果出现很大差异 。
茶叶感官审评是在一定的环境,设备条件下,依靠评茶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来完成的 。在整个审评过程中,从审评环境、审评设备,到评茶员自身,有许多因素会对最终的审评结果产生影响,导至致审评结论出现偏差 。充分了解产生审评误差的原因,有效控制审评误差,是一个合格的茶叶审评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
一、审评环境
审评环境是茶叶审评工作场所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选择和规范审评的各种主要环境因素,建立满足审评需要的适宜工作环境,是进行审评工作的先决条件 。
1、温度
审评环境温度一般以20~27℃为宜 。过高的温度,不仅会造成审评人员的不适感,影响审评人员的正常心态,也会给审评操作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失误 。例如手上出汗,审评员在称样和沥茶汤时就必须予以注意 。而过低的温度,在造成审评人员感觉灵敏性下降的同时,也会因审评杯热量散失过快,影响茶叶的冲泡效果 。实验还发现在低室温时,5min后冷的审评杯的茶汤温度会比经过烫杯的多下降约20℃ 。此外,某些茶叶的浸出成分会因温度过低而发生络合,改变茶汤的特征表现,如出现“冷后浑” 。同时低温也限制了高沸点气体分子的扩散活动,使香气的表现产生变化 。
如果审评室的温度不能达到审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空调进行调节 。但需要注意空调排放出的气流方向不能直屠朝向温评台,否则在进行多只茶样审评时,可能会导致冲泡时彼此间温度的不均衡,并干扰香气的审评 。在夏季利用风扇降温,也同样需要注意气流对室内局部温度及香气审评的干扰 。
2、光照
审评室要求光照充足、均匀,但不得有直射的阳光 。强烈的阳光将导致光化学反应的发生,会改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造成茶叶风味的下降 。不均匀的光线会影响审评人员对茶叶色泽的辨识,对外形、汤色和叶底审评也会产生影响 。此外,不充足的光线,还容易使审评人员产生压抑感 。
在自然光照不足时,可视需要用人工光源进行部分补充或全部以人工光源替代,此时必须注意光照的均匀性,而且不能使用白炽灯泡或类似的发光源,因为此类光源会导致茶叶颜色失真,与茶叶在自然光下的颜色表现出入极大,影响审评的结果 。同样道理,审评室的窗户也不可使用有色玻璃 。
3、噪音
审评环境必须保持安静 。持续的噪音,对审评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压力,且噪音程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审评人员的压力也会越大 。相关的研究表明,强度超过80dB的持续噪音,就能使人情绪失控 。在有意无意之中,噪音会导致审评人员出现情绪波动,这必然不利于准确地进行茶叶感官审评 。因此必须注意审评室的隔音密封性,并将外源声音音量控制在60dB以下,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
4、异味
审评环境受异味污染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异味随空气飘移污染,在审评室内使用有气味的清洁剂,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并不是只有令人不快的刺激性臭味会造成污染,化妆品、清洁用品及各种外来的香气,都会干扰审评工作 。
在建立审评室时,必须考虑到附近的环境不能存在强烈的气味,更不能在审评室内放置、使用有气味的物品 。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审评室内空气的流通,审评室的门窗长时间关闭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不利于审评工作 。
二、审评设备
即使是对同一批茶,甚至同一只茶,审评器具、用水及其他设备在材质、规格和使用方法上的差异,都可能使审评结果出现很大差异 。
1、正确选择器具
在通常应用的审评方法中,对各种审评器具均有相应的规定 。使用规范的器具,才能正常表现出茶叶的感官品质,才能确保审评结果的重现,也才能使所有的审评术语和评分较为客观和合理 。在同时审评多只茶样时,除了注意审评杯、碗的配套外,还需要考虑到瓷质材料在色度上的一致性 。
2、重视器具的清洁和维护
审评完毕后审评器具简单地用水冲洗,并不能彻底清除审评杯、碗中的茶汁,虽然当时肉眼不能发现,但杯、碗干透后出现深色痕迹,这必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审评工作 。
茶汤需要入口审评滋味,在多位审评人员同时审评时,有时限于时间、器具数量和效率等,不进行单独审评,此时更要注意自己使用器具的清洁卫生,如可以先将茶汤倒入小杯中再入口等,以免影响他人的审评 。
一些评茶人员在审评时会选择纸杯供吐茶用,表面看来既清洁,又便于审评后处理,但目前市售的一次性纸杯因材料的关系,多有化学物质的气味,反而会影响到审评的结果 。
3、了解冲泡用水的水质状况
审评时的冲泡用水除了要求透明洁净、无嗅无味外,还应注意水的酸碱度、硬度,及水中所含各种矿物质、离子的数量对审评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茶汤的颜色方面,对香气和滋味的影响更甚 。
一般来说,由于茶树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因此用稍偏酸性的水冲泡,有利于茶叶品质的良好表现 。而偏碱性的水,会使茶叶内含的黄酮类物质产生自动氧化,造成茶汤颜色加深变暗,滋味也失去鲜爽感 。
水的硬度不仅影响其pH值,对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率也有显著影响 。硬水中高含量的钙会与多酚类物质结合,抑制茶多酚的溶解和浸出,影响茶汤滋味 。
许多矿物质及溶解的金属离子,如果含量稍高(﹥0.1mg/l),常会使茶汤产生苦涩味,影响茶味的正常表现 。如果用含铁量较高的水冲泡茶叶,或茶叶中混有含铁的杂质,还会使茶汤颜色变暗发黑 。
三、审评操作
茶叶感官品质受时间、温度等的影响很大,开始审评后,必须依次尽快完成操作步骤 。审评步骤是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评茶人员的感官适宜性而建立的 。规范有序的操作,是评茶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体现,也是获得正确审评结果的前提之一 。
1、培养编号和记录的良好习惯
对专业评茶人员而言,一只茶样的感官审评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 。但审评的结果可能不是当时就需要,没有审评记录仅凭记忆难以长期保持对细节的掌握 。此外,对一只茶叶的最终评价,是综合所有审评因子的表现后得出的,缺乏记录,有时会忽视某些审评因子的表现 。同时审评多只茶样时,尤其是多位评茶人员共同参与审评时,常有移动样盘和审评杯、碗进行相互比较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预先编号,容易引起位置顺序的混淆,进而影响审评的正常进程和结果 。
2、保持规范操作的一致性
审评多只茶样时,保持操作的一致性,不仅是对操作动作的要求,还包括对时间等因素的控制 。在称取茶样时,样品的代表性是通过操作动作的规范一致来实现的 。茶叶审评强调由同一个人完成冲泡和倒茶程序,就是为了确保每只茶样的冲泡时间一致 。冲泡后也必须按冲泡的顺序倒茶 。审评香气时,需要依次进行热嗅、温嗅和冷嗅,并以此综合评价茶叶香气,这同样要求保持操作的一致性,不可对不同的茶样分别处理,一嗅即过 。
3、充分考虑干扰因素,谨慎结论
感官审评的准确完成,建立在了解审评环境和把握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例如审评室内如果光线存在差异,在进行与颜色相关的审评程序时,就需要移动器具,互相换位,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 。冬季进行审评时,如果室温偏低,审评前还需要用热水烫杯(应注意不可使水进入杯内),以此缓和冲泡过程中审评杯壁的热量散失,减少温度下降过快对审评的干扰 。
茶叶各审评因子的感官表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也存在着很密切的关联性,从外形到汤色,再到香气、滋味,评茶人员在审评中应做到仔细地判断比较,如果某一因子的表现存在明显不同,就必须认真地查证,找出其中的原因 。对记录下的评茶术语,也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避免出现误差 。
四、审评人员
茶叶感官审评最终是以人为中心来完成的,要消除审评可能出现的误差,评茶人员自身的因素应放在首位 。除了针对工作、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外,从技术角度看,同样有一些方面应予以注意 。
1、不因个人偏好影响审评结果
茶叶本身是一种偏好型消费饮品,我国茶叶种类繁多而特色各异,各地的饮用习俗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评审过程中,评茶人员必须注意评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客观的结论,因此不能将地域习惯和个人爱好带入审评过程,并因此影响到审评的结果 。
2、坚持训练,克服感官疲劳
茶叶感官审评是一项需要评茶人员全神贯注,始终保持感觉器官高度敏感性的工作 。在审评过程中,评茶人员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是自然的 。已有的研究发现,感觉器官产生疲劳致使敏感性降低,也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本能的适应,只有这样适应现象不利于审评工作的进行 。审评人员有目的地进行长期针对性训练,可以提高感觉器官在相关方面的灵敏程度,而且也有助于在长时间、高密度的审评过程中保持感觉器官的敏感性 。因此评茶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坚持进行审评训练 。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提高感觉器官抵抗疲劳的能力,达到保持感觉器官敏锐的目的 。
3、积极交流,修正感官认识的系统性误差
简练、准确的品质术语便于评茶人员相互交流 。评茶术语的熟练使用建立在对茶叶品质的系统化认识之上 。这种系统化的认识最初会因每个人感觉器官的感受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使用含意相近的术语时,就可能引起理解上的混淆 。因此,在掌握、运用评茶术语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交流,有助于取得对茶叶品质的共识,获得对术语一致、准确的理解,消除系统性的误差,从而建立规范、统一的茶叶评判体系 。
推荐阅读
- 绿茶叶水可以浇花么 绿茶能浇花
- 自制茶叶水可以浇花吗 可以浇茶叶水的花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一本线吗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不是一本线
- 发酵的茶叶可以直接浇花吗 发酵的茶叶可以直接浇花吗吗
- 养花浇茶叶水可以吗 陈年茶叶水可以浇花吗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本一线吗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不是本一线
- 太平猴魁茶叶的优劣鉴别
- 方舟生存进化控制台代码有哪些 控制台代码一览
- 长三角将成立茶叶组织
- 中国有怎样的茶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