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0.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说话,想说明什么?想传达什么思想 。
1.首先要养成组织语言的习惯,出口之前思考一下(即要过大脑),不要信口开河(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
2.说话的目的达到之后则需要及时收口,因为后面基本上都是废话了,类似纵横家_ 。
3.慢慢留意别人怎么说话,尤其是领导,政府官员讲话,有些用词及技巧需要不断琢磨 。
4.积累素材,多看一些经典的演讲、辩论赛、论文,甚至美剧、电影中的场景,并琢磨为什么这样组织 。
5.平时多思考,心中不断演练常见的对话场景,如会议发言,领导谈话等 。
6.多练习,从现在起,认真对待每一次对话 。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过这样的经历:自己脑子里明明有一大堆东西,有很多话想说,可是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最后脸憋得通红气得跺脚甚至能急出眼泪来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面试、写作、演讲、当众回答问题、向领导作报告等多种场合,很不幸的是,这样的场合一般是比较重要的场合,你在其中的表现往往能对你产生较深远的影响,一旦失败就一败涂地,基本没有补救的可能 。
我们假设一个人去参加面试时出现了上面的状况,一般情况下主考官会怎么想呢?他会认为你的心理素质不佳、语言表达能力薄弱或者从根本上直接否定你的能力,认为你肚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 。那作为当事人的面试者会怎么想呢?他一般会十分懊恼,认为自己没有完全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认为自己太过于紧张了,如果放松一点结果肯定会比现在好,或者他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极差的表达能力,认为其他人没有什么真本事却巧舌如簧能言善辩,自己就是嘴太笨了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再回到上面那张图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个人脑子里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是是不成体系的、是混乱的,简直一团乱麻,这样的人看起来脑子里很多想法,但往往说出来是东一句西一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人摸不清头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就要“感谢”我们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了,我们每天都会在社交网站、网络媒体上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你并不能将这些七零八碎的东西有效整合、融合起来,其结果就是看起来你什么都懂,但没有一样精通 。怎么办呢?读书 。相较于社交媒体,书本是比较完善成体系的知识网络 。
上面这张图与第一张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图描述的便是有逻辑、系统化的思考方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
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拒绝碎片化阅读,既然碎片化阅读无法避免,我们就要想办法将碎片化的内容通过我们的思维体系加以整理、融合、吸收 。
因此,我们需要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流畅,因为无论是演讲、面试还是写作,口头卡壳的根本原因在于你的大脑短路了 。
如何有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答案很简单: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与上面的答案相对应的,是要知道谁是你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么听?这听起来是屁话,但真理往往听起来都是屁话 。我们都希望自己在表达时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金字塔原理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道路 。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
其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金字塔原理训练表达者要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楚说什么 (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
上面这一段的信息量极大,基本上概括了金字塔原理的全部精髓,这是我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中摘取出来的最精炼的概括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公司最重要的发明,也是这个公司一直践行的思维方式,作家冯唐就曾在麦肯锡工作,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对金字塔原理做过经典的概括:
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
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 。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
当然,普通人在学习、工作、交流中不可能完全按照严格的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交流,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大体的方向,绝大多数的问题只要按照金字塔原理加以组织表达,总不会太差的,一般不会出现思维混乱、脑子卡壳的状况 。
某种程度上来说,写作是最需要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因为如果不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漏洞百出,难以让人信服 。以我这篇文章为例,首先我意识到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存在的问题,于是我想写文章帮别人解决这个问题,即金字塔原理中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其次我以接地气的故事案例开头,辅助以图片,提出这个问题;接着我探讨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后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果该理论太过于晦涩担心读者看不懂,我加入了冯唐简明版的论述;最后我还担心你们看不懂,我以这篇文章的结构为例,为你们剖析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 。妈呀我真的好累……
因此,很多人在看别人文章的时候回常常想,我也曾经这样想过呀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没错,是这样的 。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你之所以喜欢某篇文章就是因为这种观念早已存在你的脑海中,只是没有系统表达出来,而写作者将其系统表达出来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文章读起来感觉特别痛快,能把我的感觉,用我能听明白的话说出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个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ta们表达了你早就隐隐明白却怀胎三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却因语言组织能力或因环境无法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事实……如同一个哑巴总算遇到手语翻译,如同便秘十天终于通畅……你感觉找到了知音,找到了组织,你原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不是独一无二的傻瓜痛快,酣畅淋漓,爽,恩就是这样 。
所以,你跟写作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思维,你只能说出来一个结论,写作者却能完整论述,你说出来别人不信服,写作者能通过逻辑体系让你心服口服 。任何认真的写作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诉诸理性,但想尽办法不至于枯燥;他们想给你讲道理,但从不鸡汤;他们篇篇都是干货,从不写口水文……
【要怎样才能养成说话条理清晰有逻辑的习惯?】这就是我心目中优秀的写作者,也是我目前努力的方向,在情感鸡汤盛行的时代,我坚守这样的原则 。
推荐阅读
- 拆迁需要什么资质
- 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吃什么才能防暑降温
- 概念同化策略的主要环节
- 怎么测试云台
- 田螺家里怎样养不容易死
- 齐刘海不想留了怎样扎
- 膝盖疼要惹起注重 很能够病根在股骨头上
- 身份证到期补办需要什么证件
- 木材出口需要什么文件
- 放低茶杯才能盛到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