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桐泪
【胡桐泪】胡桐泪介绍
- 【别名】
- 胡桐律,石律,石泪,胡桐碱
- 【汉语拼音】
- hu tong lei
- 【加工采集】
- 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流入土中 , 多年后形成的产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euphratica Oliv.[P.diversifolia Schrenk.]采收和储藏:多在冬季采收 , 除去泥土杂质 , 干燥 。
- 【药材鉴别】
- 分老式、新式两种 。㈠老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长 。呈大小不一的块状或碎粉状 , 土黄色 。质酥易碎 。㈡新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短 。多为不规则的圆块 , 樱绿色 。质软色嫩 , 不易破碎 , 带酸性 。以年久、色黄、无泥杂者为佳 。
- 【功能主治】
- 清热 , 化痰 , 软坚 。治咽喉肿痛 , 齿痛 , 牙宣 , 牙疳 , 骨槽风 , 瘰疬 。
①《唐本草》:"主大毒热 , 心腹烦满 , 水和服之取吐 。"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齿牙疼痛 , 骨槽风劳 , 能软一切物 。"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蚛牙齿痛 , 兼杀火毒并面毒 。"
④《医学启源》:"瘰疬非此不能除 。"
⑤《纲目》:"咽喉热痛 , 水磨扫之 , 取涎 。"
⑥《本草汇言》:"降火热 , 滑痰结 。"
- 【性味】
- 苦;咸;性寒
《唐本草》:"味咸苦 , 大寒 , 无毒 。"
归肺;胃经
- 【用法用量】
- 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 。内服:入散剂 。
- 【宜忌】
- ①《海药本草》:"多服令人吐 。"
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 。"
- 【归经】
- 归经_肺经
- 【植物形态】
- 胡杨 , 又名:胡桐(《汉书》) 。
乔木 , 高15~30米 。嫩枝有细毛 , 一年后脱落 , 冬芽有毛 , 无粘胶 。叶形变异甚多 , 在长枝或幼树的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或菱形 , 长5~12厘米 , 多敷为全缘 , 有短柄;在短枝或老树枝上概为广卵形、肾形 , 长2.5~7厘米 , 边缘有牙齿 , 叶柄长3~6厘米;又在同一树或一枝上可见有两者中间的叶形 。花单性 , 雌雄异株;葇荑花序;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花之苞倒披针形 , 早落;雄蕊23~27;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子房无柄 , 附着于花盘基底 , 柱头6裂 , 紫红色 。蒴果长椭圆形 , 长8~15毫米 , 有短柄 。
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
- 【药用部位】
- 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 , 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
- 【来自何书】
- 《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