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起源于哪里,相声的来源与鼻祖( 三 )
相声具体从哪年开始啊? 相声, 中国北方曲种 。 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一种喜剧性曲艺艺术 。 含有相声艺术因素的文学形式, 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俳优, 后来经过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 吸收了众多的艺术营养, 如魏晋时的笑语、唐代参军戏以及宋金杂剧里滑稽含讽的表演等, 明代称为“象声”的隔壁戏和笑话艺术的普及, 都孕育了相声的诞生 。 至于兼备说、学、逗、唱艺术形式的相声形成于何时
, 已难以确考
, 但至迟不晚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 。
相声最初流行于北京和天津地区, 以后逐渐遍布大江南北, 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 。
相声的特点是寓庄于谐, 即运用轻松诙谐的形式表现严肃的主题 。 它的特殊表现手段“包袱”, 是根据促使人们发笑的心理作用和艺术手法而组织起来的笑料 。 讽刺是相声的主要艺术功能, 既可以揭露鞭挞腐朽的事物, 也可以讽刺人们的落后现象, 亦能歌颂真善美 。 所以, 干预生活, 评议时政是相声的优良传统 。 1949年后, 成立了北京相声改革小组, 剔除传统相声的不健康成分, 使语言更加净化, 更好地发挥它幽默多变、含蓄精练、朴实高尚、明快犀利的艺术特长 。 相声表演方式分单口、对口
、群口3种
, 这几种艺术形式具体运用时可以时有交叉 。 一段相声, 由“垫话儿”、“瓢把儿”、“活”、“底”几个部分组成, 即是常见的一人逗哏、一人捧哏的表演 。 相声登上舞台后, 作为并不固定即兴表演的“垫话儿”已不多使用, 于是“瓢把儿”成了引子;“活”才是一段相声的主要内容;“底”则是用以结束全段表演的“包袱” 。
现存传统相声约300余段, 其中, 单口如《连升三级》、《糊涂县官》等, 对口如《改行》、《歪批三国》、《戏剧杂谈》等, 群活如《扒马挂》、《四字联音》等, 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 至今仍盛演不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又创作了一些新段子, 如《夜行记》、《买猴儿》等, 更获得人们的喜爱 。 在相声艺术的发展中, 朱绍文、李德锡、焦德海、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等, 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 相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又坎坷的时期, 期间既出现了《假大空》这样轰动全国的力作, 也相继在马季等人的带动下涌现出杨振华、王志涛、姜昆、李金斗以及更为年轻的牛群、冯巩等相声奇才, 他们在继承相声本体优长的同时, 结合各自之长对相声的发展做出了不同方向和效果的探索 。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脱胎于戏剧的小品作为一种适合大众口味的艺术形式在屏幕及舞台上“抢”走了相声的风光, 加上赵本山、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这些原本属于相声界或曲艺界的明星们相继“跳槽”从事小品创作和表演, 致使相声的创作出现萎缩甚至停滞的状况, 甚至, 坚持在相声阵营中的侯耀文、牛群、冯巩等人的作品也或多或少地被小品同化 。
新世纪伊始, 相声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和开拓, 其结果无疑会对相声将来的走势起决定性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深蹲练哪里,每天深蹲50个一个月后
- 剑网三羽毛哪里刷,剑三刷羽毛哪里快
- 静脉血抽哪里,自己可以在家抽血流程
- 刺梨哪里有卖,贵州刺梨骗局
- 哪里修复伤疤
- 暗黑2乔丹之石哪里出,暗黑2噩梦老墨都出什么装备
- 深圳学纹绣哪里好,上海学纹绣哪里好
- 古代临安是现在的哪里,云南临安古城在什么地方
- 哪里的黄酒有名,黄酒的四大产地
- 阴阳师柴犬守护哪里多,阴阳师哪里柴犬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