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如何盘玩,核桃手串如何盘玩( 二 )




盘出来的老核桃,非常漂亮 。 可是质地不好的核桃,没等盘出来,就坏了 。 玩核桃,首先是质 。
质,决定了核桃的寿命;决定了核桃上色的好坏,快慢 。 质包括核桃的硬度、是否圆润、是否细腻、是否成熟、是否做过等等 。
品种不同,质地不同 。 同一棵树上,没长熟的核桃,质地也要稍差 。
阴皮也使核桃的质地变差 。 阴皮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 。 在这里,我只说一种:核桃在生长过程中,雨水渗入青果中,附在核上,影响了核桃的正常生长,导致颜色变深 。 有的阴皮是深黑色,这样的核桃贵贱不能买,你就是盘50年,颜色也不对 。 永远成不了“玩意儿” 。
核桃生长过程中,环境的干湿程度,是靠雨水,还是地下水,都会影响核桃的质地 。 嘉峪关一带的宽边狮子头,质地坚硬、筋大、纹深、边宽且薄、不够饱满,就是和挂浆期间,干燥少水有关 。
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卖主的“自己加工” 。 不要说什么酸洗、油渣、上色了 。 就是简单的用自来水洗,也会破坏核桃的质地,影响盘玩过程中的上色,也一样会导致核桃成不了“玩意儿” 。 要价2000的狮子头,“锔”过的,在市场里也很普遍 。
为什么要用水洗?还是核桃没长熟,青皮去不干净,没长熟的核桃,质地自然相对较差 。 也有的卖主是因为他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没有过多的考虑,他卖的核桃是“玩意儿” 。
没处理过的核桃,在放大镜下看,比较圆润,细腻,有质感 。 而处理过的核桃,粗糙、发干、没有质感 。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鉴别一对核桃的质(只是质的一方面) 。 一对没上过手或是盘了10年的核桃,都一样可以 。 一对核桃取一个放于手中,把玩一会儿(甚至只揉搓几下),然后两者比较 。 如果揉搓过的核桃明显比另一个光亮、圆润 。 说明这对核桃比较容易吸附“人气”,质地比较细腻 。 用水洗过甚至是“锔”过、“油”过、“烧”过的,则不会有明显变化,不容易吸附“人气”,自然在盘玩中,上色速度、色泽、光亮、圆润等等都不及前者 。
核桃的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核桃的色,甚至包括盘50年之后的色 。


核桃的下部,一般都称之为“底座儿”,决不能叫“屁股”甚至是“屁眼”,太不文雅了 。 那时的北京人,是非常喜欢说吉祥话儿的 。 即使是现在,你要是说“屁 ”或是“屁 ”,也是很外行的话 。
核桃的配对,是形的重中之重 。 “四面为上品”、“六面为极品”,说得是两个核桃要尽可能的一样 。 这个道理,现如今的人好象都知道,但配对还有更深的学问在里面 。 对配得好的核桃,如同人穿的鞋一样,怎么放着都能看出哪个是左,哪个是右 。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要价上千的核桃,实际上根本不成对,只是一付顺子而已 。 核桃是分左核桃和右核桃的,一只核桃有手心、手背、前脸、后背 。 如何看,不是文字能说清楚的,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尤其是品相周正的核桃,没有点功力很难分清左右的,何况还有反向核桃 。 如何分辨核桃的前脸、后背、手心、手背,最后得出左右,什么是反向核桃,我就不在这里说了 。 大家有机会在一起时,拿着核桃说,才能让人明白 。
核桃的纹路也很重要,一对极品核桃,有很深的意境在其中,“意”很大程度来自核桃的纹路 。


核桃的个儿,在清朝那会儿,是没有“您的核桃尺寸是多少呀?”这样的话的,核桃的大小据说是在民国后期以后,商家为了卖个更好的价格,逐渐炒作起来的 。 当时,核桃的大小只是与玩核桃的手来进行比较的(个人感觉这样才更加科学和客观) 。 是根据核桃在自己手中转动时,手指的张开程度说的:“大杖把儿”、“小杖把儿”、“正把位”和“小把位” 。 同一对核桃在手小的人手里是“大杖把儿”,但到了手大的人手里,就成了“小杖把儿”,甚至是“小把位” 。 “大杖把儿”、“小杖把儿”、“正把位”和“小把位”的涵义?早年间人们如何确定核桃的大小?我先卖个关子,在这里先不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