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夏天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二 )


生成冰雹需要一个条件 。 必须是强对流天气 。 我们都知道气温会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 。 例如,天山的雪线大约在3500 ~ 4000米附近 。 也就是说,超过这个高度,可能会有一年四季都不会融化的雪,云层明显在这个高度之上,所以高空的积雨云中存在冰晶是非常正常的,那么为什么大部分时间都会下雨呢?
1.如果没有强对流天气,积雨云形成的凝结核就会变成水滴后脱落或被对流天气推下,反复形成较大的雨滴 。 比如毛毛雨或者暴雨!或者,如果没有凝结核,更低温形成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会再次融化成为水滴 。
2.如果雷雨云有强对流天气,高空雷雨云形成的冰晶会在落下的过程中被上升气流反复推入高空,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入水滴,重新凝结大冰块,这就是冰雹的来历 。 上升气流越强,冰雹可能越大!
如何预防冰雹攻击?
关闭门窗,安置好容易受冰雹和强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 汽车最好停在车库里,当然最好事先给汽车投保 。
居民不要随便外出,要确保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 。
幼儿园儿童、学校学生应安排在教室,停止户外活动 。
户外工作者必须停止工作,所以要立即到室内暂时躲避 。
野外人员不要进入孤立小屋、岗亭等建筑物,也不要在高层烟囱、电线杆、大树下躲避冰雹,尽可能找个坚固的地方躲避 。 特别是雷电交加的时候 。
在准备防雹的同时,还要做好防雷战的准备 。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原因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
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
扩展资料
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角度理解,冰雹灾害是冰雹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受灾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灾害 。 降雹与暴雨都是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地形约束,常相伴发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为冰雹灾害孕灾环境的主要因素 。
冰雹灾害的强弱及区域分异首先取决于降雹的特点,从我国降雹的区域分布看,降雹高值区呈现一区两带的特点:一区指青藏高原多雹区;两带指南方多雹带和北方多雹带,前者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向东延伸到湘西、川鄂边界,后者从青藏高原的北部出祁连山、六盘山经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连接 。
中国冰雹成害的区域分异与冰雹致灾(降雹)的区域分异相比较,有明显的向东、向南、向西扩展的趋势,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差异 。 其一,从大区域看,冰雹灾害多发区和冰雹致灾最高频区截然不同,前者为人口稠密的华北—长江中下游一带,后者则为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区 。
其二,冰雹成害与致灾均存在两条多发带,但前者较后者位置更偏东,特别是在东部形成南北向的多雹灾带 。 其三是多雹灾区域均位于多降雹带内,且呈现团块状分布 。
由此可见,我国冰雹灾害的区域分异深受人类活动范围的影响,呈现中东部多、西部少的空间格局特点 。 再从区域的降雹和雹灾空间分异对比看,降雹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受灾体性质的变化使得冰雹致灾的高值区不一定是成灾高值区 。
虽然受灾体并不是造成灾情的直接动力,但是它使得冰雹灾害的灾情产生相对的扩大或缩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