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灵魂 论太极拳炼气养气功夫( 三 )


太极拳是生命之学 , 它既练身又炼心 , 既重形又重意 , 性命双修 , 整个修炼过程以意为主导 , 以丹田为核心 。 杨澄浦公云:“气能人丹田 , 丹田为气的总机关 , 由此分运四肢百骸 , 以周流全身 。 ”太极拳一定要把腰劲(丹田劲)练出来 , 腰劲出不来 , 不管你怎么动都是“单摆浮搁” 。 有些人拳架外形练得也不错了 , 可是细品其昧 , 总觉得淡了许多 。 观其打拳 , 动臂摇膀 , 动腰扭胯 , 总是扭扭捏捏 , 感觉别扭不雅 。 其原因就
是腰劲没有练出来 , 一动不是拱肩架肘就是腰胯乱晃 。 其病必于腰劲(丹田功夫)求之 。 陈发科公曰:“内不动 , 外不动;腰不动 , 手不发 。 ”陈照奎先生讲 。 “丹田内转” , 一切拳势动作都要“结合丹田带动” 。 腰是枢纽 , 丹田是气之源 , 是核心 。 拳论中所云:一动无有不动 。 其“一”者 , 腰也、丹田也 。 所以太极拳各种劲力的运用 , 关键在腰部(丹田)的修炼 , 练拳一定先要把腰劲练出来 。 腰劲有了 , 身体其他各部的劲才会
有效地运作 。 这个腰劲就好比串起那串珠子的线 , 这条线的抖动 , 会带动整串珠子的旋动 。 如果这条线不动 , 线上的珠子再动也是散珠一串 , 其动而无章 , 动而无序 , 动而无力 。 这根线牵动着整串珠子 , 好比腰部(丹田)牵动着全身上下的各个关节 , 腰部发劲时 , 丹田之气一部分上升 , 内气由海底抄尾闾三夹脊、玉枕、三关连成一线 , 以腰部为核心 , 上肢之劲出于脊背 , 由肩而肘到手 。 丹田之气另一部分下沉由胯到膝至涌泉穴 , 然后通过脚蹬地其劲反弹 , 由脚而腿而腰复归丹田 。


三、“气”之运行

太极拳在内讲气 , 在外讲劲 , 气是劲的动力 , 劲是气的外在表现 , “拳法之妙在于运劲” , 实际上就是运气 ,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 互为里表 。 初学太极拳者在走架推手时 , 是很难把气劲融成一体和随意随气而发劲的 。 他们行拳走架往往是手是手劲 , 脚是脚劲 , 很多动作是“单摆浮搁” , 顾此失彼 , 不能做到“一动无
到位、脚到位、身到位、眼神到位 ,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形成太极整体劲 。 前面已经谈到太极拳的气劲是按节循序而行的 , 气行之源在腰部(丹田) , 发劲前身体先要放松 , 气沉丹田 。 然后吸气提肛收腹 , 丹田之气从海底抄尾闯上翻人命门为蓄劲 。 发劲时呼气 , 命门之气前翻人丹田(形成一小周天) , 拳论所谓“内有海水波浪翻 , 外有珍珠倒卷帘” 。 此行气之法 , 初时渺茫 , 时间久之亦能掌握 。 功夫到一定程度 , 腰部(丹田)之气
始终是饱满的 。 呼吸运气 , 体现在内就是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 , 也就是腰部的螺旋鼓荡 。 做到了这些 , 在行拳走架和推手时 , 才能随意收发自如 , 从而发挥劲力之威 。 陈鑫曰:“出肾入肾是真诀 。 ”丹田是气之源、劲之发动机 , 出劲入劲都离不开腰部(丹田)的枢纽作用 。
以陈氏太极拳老架掩手肱捶一式第五动之发劲过程为例分析 , 我们对其运劲规律或有所悟 。 这一动是左弓步打右拳 , 而其发劲并不是只简单地打出右拳而已 , 发劲时其下是有脚蹬地 , 其上是头部百会穴领劲不丢 , 同时右膝里扣 , 腰左转 , 左肘后衬 , 丹田内转 , 从而用腰的螺旋劲抖出右臂拳 。 此动左脚为支撑点 , 右脚为施力点 , 腰(丹田)为枢纽 , 丹田内劲出脊背 , 通过肩臂达于右拳 。 这种协调周身力量而用于一点的运劲方法 , 必须是以全身放松为前提 , 以意念为主导 , 节节放松 , 一气贯通方可达到 。 这种以点带面整体作战的运气运劲方法 , 在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