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 , 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 , 1965年 , 前苏联首次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1970年 , 前苏联开始对该天然气水合物矿床进行商业开采 。
扩展资料
形成原因:
1、海洋生成
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海洋存量 。 最常见的绝大多数(> 99%)都是甲烷包覆于结构一型的包合物 , 而且一般都在沉淀物的深处才能发现 。
在此结构下 , 甲烷中的碳同位素较轻(δ13C < -60‰) , 因此指出其是微生物由CO2的氧化还原作用而来 。 这些位于深处矿床的包合物 , 一般认为应该是从微生物产生的甲烷环境中原处形成 , 因为这些包合物与四周溶解的甲烷其δ13C值是相似的 。
2、大陆生成
在大陆岩石内的甲烷包合物会受限在深度800m以上的砂岩或粉沙岩岩床中 。 采样结果指出 , 这些包合物以热力或微生物分解气体的混合方式形成 , 其中较重的碳氢化合物之后才会选择性地被分解 。
参考资料来源: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一个地方发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9月22日发布消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 , 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首次发现可燃冰在哪个海域南海海域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9月22日发布消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 , 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的航次中 , 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 , 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 并证实其为天然气水合物 。
扩展资料:
据了解 , “科学”号共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两个存在裸露天然气水合物的站点 , 水深约1100米 。 一个站点分布在冷泉化能极端生物群落中 , 动态合成并分解的天然气水合物可以为深海冷泉化能极端生命提供甲烷和硫化氢等能量源;另一个天然气水合物站点位于一个活动冷泉喷口的内壁 , 这也是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正在喷发的深海冷泉喷口 。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 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者大陆永久冻土中 , 而裸露在海底表面的天然气水合物则需要大量的深海冷泉流体作为气源 , 因此极难存在 , 在全球也鲜有报道 , 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成藏以及和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极佳天然实验场 。
【历史地理知识|海底可燃冰在哪里发现的,海底裸露的可燃冰在哪发现】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
- 历史地理知识|四虎地址在哪里
- 历史地理知识|川岛在哪里,为什么说下川岛是男人的天堂
- 历史地理知识|车铭牌在哪里,大众宝来车辆铭牌在什么位置
- 健康知识|哪里可以去除眼袋
- 健康知识|眼睛整形哪里好,中国最好的眼部整形医院
- 健康知识|宁波哪里割双眼皮好,宁波哪个公立医院割双眼皮好
- 健康知识|隐形眼镜去哪里配,应该去哪里配隐形眼镜
- 健康知识|哪里可以祛眼袋,眼袋用什么能去掉
- 健康知识|哪里可以吸雕双眼皮
- 健康知识|到哪里做双眼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