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济论 太极拳的发劲( 二 )


“偏沉则随, 双重则滞 。 每见数年纯功, 不能动化者, 率皆自为人制, 双重之病未悟耳 。 欲避此病, 须知阴阳相济 。 知为懂劲 。 懂劲后愈练愈精, 默识揣摩, 渐至从心所欲 。 ”这一段话, 出自明朝王宗岳之《论》 。 有其它书籍转载此文, 多了几句:“……欲避此病, 须知阴阳 。 粘即是走, 走即是粘 。 阴不离阳, 阳不离阴, 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 。 ”此文中间的“粘即是走……阳不离阴”十六个字, 对“阴阳相济”这四个字加了一番解释, 意思就更加清楚了 。 精髓, 首分阴阳 。 阴阳体现于拳, 就是明内外, 分虚实、辨开合、析柔刚 。 阴阳相济, 或阴消阳长, 或阳消阴长, 时时刻刻阳不离阴, 阴不离阳, 阴阳渐变而互换, 就是的圆象 。 圆象乃太极本相, 本相始终有阴阳并存、共生, 有二者之相济相长;其变, 就是太极之旋转 。 这种旋转, 如环如球, 无端无隙, 节节贯串, 周流不断, 所谓:“有上即有下, 有前则有后, 有左即有右 。 如意要向上, 即寓下意 。 ……虚实宜分清楚 。 一处有一处虚实, 处处总此一虚实 。 ”这就是:周身一家, 处处皆有阴阳在 。 盘架子、推手、散手、技击……概无直线动作, 更无空隙间断 。 整套拳, 始终以腰为轴, 头、手、臂、肩、身、腿、脚的动作, 皆走或圆或扁的弧线;其转折处, 还是走大大小小、正正斜斜的圆形弧线 。 所谓走弧线, 就是身手永远阴阳相依, 互生互变之谓 。 足掌与地自然相接为根基, 并无动作, 为静, 属阴, 周身如太极旋转, 为动, 属阳 。 进身退步, 虚脚渐实, 实脚渐虚, 就是以阴生阳, 以阳引阴 。 无论由实而虚, 或由虚到实, 都无骤变、突变, 而是缓慢而均匀的虚实转换, 此虚一分, 彼实一分, 身躯重心, 随腰轴之螺旋形旋转运动而前移或后退, 始终在虚实分明、同时又虚实交替的腿、脚之旋转活动范围内 。 如此乃能稳定整个身躯, 并蕴蓄无尽无休的圆转柔和之意、气、劲 。 一脚实、一脚虚, 容易做到;但此一脚由实缓慢均匀变虚, 另一脚反之, 时时处处如此, 却颇为艰难 。 这样的动作, 必须松软轻灵 。 而其虚实阴阳始终似有似无, 就更是难上难矣 。 “其根在脚, 发于腿, 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 乃由内而外, 用意不用力而练就的“周身一家” 。 此“周身一家”, 还是“一处有一处虚实” 。 譬如左脚为实, 右脚为虚, 则右手为实, 左手为虚 。 此实为意, 而不是力 。 左手为虚, 与左脚之实相配合, 左侧为上虚下实, 而右侧则为上实下虚;于进步、退步之间, 进而柔和、缓慢、逐渐转化为右脚实, 左脚虚;同时随腰之旋转, 上下进退, 左手转为实, 注以七分意念, 而右手则转为虚, 只留一分意念 。 此时则是右侧为上虚下实, 左侧为上实下虚 。 明乎此意、此变, 才能算是略窥“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之门墙 。 左右掌、拳、指之旋转上下进退, 也是虚实分明、阴阳分明 。 常人练拳比较熟悉的双手如抱球, 进退旋转而交换双手位置, 就是比较形象的阴阳合一, 虚实互换的动作 。 在盘架子或推手过程中, 骨节伸展为阳, 其自然回缩则为阴;全身躯伸展开放为阳, 缩卷阖收则为阴;习练拳架, 上起为阳, 下沉为阴;自然呼吸, 吸气为阳, 呼气为阴……阴阳交替, 无所不在 。 《十三势行动行解》曰:“极柔软, 然后极坚刚”, 亦是阴阳相依存, 相生发, 相转化的规律表现 。 不过, 习练太极拳者须以正确的方式方法, 经多年苦练, 才能得到这种转化 。 “阴阳相济”, 是太极拳最重要的规律之一, 非人力所能强求, 也非教条所能制约者也 。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气宜直养而无害, 劲以曲蓄而有余 。 ”气宜直养, 本意即是“鼓荡” 。 以最小的力盘架子, 意引气行, 由阳而阴, 由阴而阳, 就是“直养”和“鼓荡” 。 没有意引气行, 仅仅意守丹田, 四肢就极易用上拙力, 亦无阴阳、虚实、开阖……之分别、之转化 。 “劲以曲蓄而有余”者, 要点亦在阴阳相济之道和阴阳互易之理 。 李雅轩论“劲”, 有五种:硬劲、僵柔劲、松软劲、轻灵劲、虚无劲 。 后三种劲, 都须贯串阴阳并存、阴阳转化之拳理, 才能清除硬劲而臻其松软、轻灵、虚无 。 得轻灵劲, 才可入神明之门;得虚无劲, 方能阶及神明 。 曲蓄二字中, 曲为动, 属阳, 蓄为静, 属阴, 阴消阳长, 阳消阴生, 曲蓄交替如车轮转动, 进而积蓄能量而为内功;外形动作皆柔性曲线, 行而为拳 。 功和拳, 亦有阴阳相生、阴阳并存的基本道理在 。 道家的《阴符经》下篇有两句话:“自然之道静, 故天地万物生, 天地之道浸, 故阴阳胜 。 ”“自然之道”, 即自然天成的动态系统平衡震荡态是也 。 凡动态系统平衡, 无论大小, 其能量场必定最大, 效益亦最大 。 所谓之“天地万物生”, 当然亦包括内功与外拳之生 。 陆潜虚注释上述之文曰:“浸者, 渐渍不骤之意……夫阴之胜阳与阴之胜阴, 皆自渐进 。 ”如此无断续的渐进状态之阴阳转化, 乃是动态系统平衡的自然之道 。 学练太极拳, 阴阳相依相生, 其过程就是“浸”与“渐”, 即“运劲如抽丝”之谓也 。 不松、不软、不轻、不灵、不匀, 就不能体会阴阳之道, 当然也就没有可能练得什么内劲、内功 。 中医古论曰:“阴阳离决, 其人乃绝 。 ”太极拳亦如是:有阴无阳, 就不是太极拳;有阳无阴, 有外而无内, 有动而无静, 有形而无神, 僵硬挂帅, 拙力当家, 学上十年八年, 当然也算不上是太极拳 。 拳理是道, 为虚, 拳架是形, 为实 。 偏于练拳架而舍拳理于十万八千里外, 就叫做:有阳无阴 。 此拳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 举一个很小的实例来说:学拳者大抵却十分熟悉的搅雀尾式中的按, 为双臂由曲而直, 双掌向前推出, 右腿逐渐弯曲, 成为实步, 左腿渐直, 变为虚步 。 如以阴阳界分, 自左腿弯曲为实的后坐式, 向前推掌时, 乃以自右向左的极轻微的转腰, 带动右肩、臂、肘、掌前行、上行、意气鼓荡在右上肢, 偏实为阳, 左上肢则虚随为阴, 除小臂有转动外, 左右两掌尚须微微外分, 为开, 属阳, 只此一瞬间, 右上肢由虚变实, 即阴消阳长, 左下肢则由实转虚, 即阳尽阴生 。 此时双掌再内移, 则由开转向合, 意引气行, 由右掌收敛, 经过丹田及腰脊, 而转向左掌, 腰部即改为自左而右轻微转动, 带动意气所注之左掌向前, 右掌虚随之 。 凡此种种动作, 皆为弧形, 皆以最小之力为之 。 从力角度而言, 左右上肢皆因最轻微之力而动, 不同者, 惟在意气始终在全身、四肢圆转运动, 自左而右, 又自右而左, 似有似无, 鼓荡不息, 从而分阴阳, 并匀静轻灵地交互转化耳 。 练此搅雀尾式“按”之动作的通弊, 在于:周身僵硬, 无转腰, 无虚实, 双掌平行同力推出, 右脚用力后蹬, 而弃绝圆转如意、周身一家之道, 失却阴阳之理 。 这就大大违背了杨澄甫“弗惟外之是鹜, 而惟内之是求”的本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