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和匆匆作者的区别( 二 )


似乎作家并不曾要表达这种意思 , 是我们在阅读时体味到的 。 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养花” , 全篇也没有一处离开养花 。
【养花和匆匆作者的区别】但是 , 在字里行间 , 我们又听到作者另一个声音:“生活是多么有趣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它简直就是一篇生活的赞歌 , 洋溢着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作家只字没有提到这个意思 , 可是每个字又都包含着这个意思 。
这篇散文因为有了这样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 才会让人感到味之不尽 , 富有魅力吧! 这种弦外之音是打哪里来的呢?它是打作者的心里传出来的 , 它是作者的心声 , 它不是硬塞进去的 , 不是技巧 , 不是寓言之类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 。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 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 。 ”
心灵中没有的东西不可能流淌于笔端 。 若是老舍先生不是这般打心眼里热爱新生活 , 若是他没有那样一棵善良、美好的心灵 , 他是发不出这样的弦外之音的 。
他心地太美、太善良了 , 他太爱美好的东西了 。 他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就难过;抢救风雨中的花草 , 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 他感到说不出的有意思;他甚至会感谢起花草来 , 因为它们给了他快乐……散文中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正是源于老舍的那颗美好的心 。
所以 , 文学创作塑造的第一个形象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 创作就是把自己的心打开给人看 。
以抒情为主的散文、诗歌尤其是这样 。 只有美丽的心才能唱出美丽的歌 。
艺术的修养离不开人格的修养 。 陆游说写诗的功夫在诗外 , 就是这个意思吧 。
《养花》写得非常自然、流畅 , 像是面对朋友随随便便讲出来的 , 像是清泉自然而然流泻出来的 , 看不到一点刀斧痕迹 。 然而 , 它又很讲究结构、讲究布局 。
全篇不离养花 , 层次十分分明 , 或谈养花的爱好 , 或谈养花的辛苦 , 或谈养花的快乐 , 或谈养花的忧伤……有对比 , 有变化 。 最后一段 , 寥寥数字 , 画龙点睛 , 明确题旨 , 收 。
2.老舍《猫》和《养花》的区别老舍《猫》和《养花》的区别为:刊载不同、内容不同、选入课本不同 。
一、刊载不同
1、《猫》:发表于《新观察》1959年第16期 。
2、《养花》: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 。
二、内容不同
1、《猫》:《猫》该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猫 , 表达了作者爱猫至深是有缘由的 。
2、《养花》:《养花》该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 , 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 , 有笑有泪 , 有花有果 , 有香有色 。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三、选入课本不同
1、《猫》:该篇文章已选入人教版小学课本四年级教材中 。
2、《养花》: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冀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 。 鄂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语文A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苏教版第十二册第19课补充习题的课外阅读文章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猫
百度百科——养花
3.关于《匆匆》和《匆匆》的作者朱自清的资料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 , 号秋实 , 后改名自清 , 字佩弦 。 原籍浙江绍兴 , 生于江苏东海 , 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 幼年在私塾读书 ,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1912年入高等小学 ,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 1919年2月写的《睡罢 , 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 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