逭怎么读 想和不言和 暗和不明和:崇祯十一年明朝的“议和”之念( 四 )


此外,此次议和失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明朝此前基本消弭了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明朝似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清国而不必对其示弱了。
和谈的破裂和明帝的灾难
清国得知议和无望,故“重操旧业”,于崇祯十一年秋高马肥之时,再次绕道蒙古入侵明朝,开始了对明朝京畿至山东一线破坏程度远高于前三次入侵的大劫掠。当年九月,满蒙联军攻破北京以东的墙子岭长城,进入京畿地区。十月,京师戒严。崇祯帝不得不召宣大总督卢象升、辽东总兵祖大寿等九边将领入援京畿。
当时清军快马加鞭,攻打中原城池,对平民造成极大伤害,而明军挡住了帝国军,没有强大的打击就疲于追击。当时崇祯皇帝问卢象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卢象升表明他是主要的战争派别。崇祯皇帝没有说:“朝廷不在乎,不过是对外议罢了。”崇祯皇帝不高兴的原因是卢象升直接宣布了他的主战,这意味着崇祯皇帝倾向于和平谈判。因此,有些人会面对崇祯皇帝。在满蒙联军的严峻形势下,崇祯皇帝只能表明自己的战斗态度。此后,卢象升率领3万大军驻扎在北京以北的昌平,而清军则绕道掠夺这两座都城以南的地区。与之前的劫掠相比,这次满蒙联军改变了策略,将南边的山东地区纳入了劫掠范围。进攻北京根本不在清军的既定战略中。与重兵把守的都城相比,齐鲁这块富饶的土地显然更有“经济价值”。
清军南下之后,宣大总督卢象升与杨嗣昌商议战守之策,杨嗣昌建议卢象升不要轻易同清军决战,“象升曰:公等坚意抚款,独不言城下之盟,春秋耻之。且象升握尚方剑,今日愿唯唯从若议,袁崇焕之祸且立至!纵不畏祸,宁不念衰衣引绋之身,又不能移孝作忠、奋身报国,将忠孝胥失,何颜面立人世乎。”杨嗣昌得知卢象升的强硬态度后,便不敢再提议和之事。应该说,卢象升是很有骨气的士大夫,此后在与清军的战事中败亡,为国捐躯,悲哉壮哉!
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军攻占济南城,劫掠城中财物、人畜后才离开。清军离开山东后,明军进入济南城,将死去的军民埋葬在济南,“送粮济贫”。这场灾难过后,济南城毁于一旦,人空尽,财尽。崇祯十二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在明朝腹地劫掠了半年的满蒙联军带着金帛子弟归来,满怀着退兵塞外的雄心壮志。据事后统计,在劫掠过程中,满蒙联军深入明朝大陆2000里,半年内攻破70多座城市,并摧毁了济南等城市。明朝不仅战功不多,经济上也损失惨重,还失去了边城名臣卢象升。
在经历了此次劫难之后,明朝同清国的议和更加不可能,崇祯帝在满蒙联军的劫掠中受尽了气,北方百姓和士绅也在这次劫难中遭遇浩劫,舆论对清国的痛恨是有增无减,所以此后明朝同清国议和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就连此前暗地主和的杨嗣昌也转变成主战派,“大学士杨嗣昌奏失事五案:曰失机、曰陷城、曰通款、曰藩变、曰损将;上从之。”杨嗣昌把通款视为此次明朝遭遇劫难的原因之一,也带有一丝反思意味。此前崇祯帝对议和的态度还模棱两可,此后更不敢轻言议和了。同时,清国通过此次劫掠,更加看清了明朝的虚弱,觉得之后再同明朝议和,恐怕明朝没什么筹码了,所以议和的意愿也大大降低。此前是局势允许明朝议和而不敢议和,此后则是局势急转直下、不能议和,议和便成为了奢谈乃至在敌方看来是不识时务的笑谈。

推荐阅读